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北大学科(第二季)-哲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工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化学篇

在北大就这样读书

你的大学:绽放

南燕新闻社:深研学术之理,洞察世态百情

时间:2016-03-29 09:15  作者:  来源:网教办(青年研究中心)


【编者按】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新青年”,他们不一定轰轰烈烈,但却真真切切,让同伴感到温暖、让群体具有力量、让 社会看到希望。《新青年》杂志百年之际,“北京大学首届校园网络文化节”发动全校师生为活跃在网络空间的“新青年”点赞。从 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1年来,这是学校对“校园网络达人”的首次规模性评选奖励,共有十一个团队和个人脱颖而出。从幕后到台前,关于他们是 谁、他们过去做了什么、他们现在又如何思考,“点赞新青年”系列报道将予以集中呈现,让我们在了解他们的同时,更好理解当下的网络时代与今天的网络青年


  

  南燕新闻社(Nanyan News Agency),简称南新社,成立于2010年6月,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面向校园和社会的唯一新闻机构。南新社以“记录历史,传播北大”为宗旨,报道 校园重要事件,记录校园文化与生活,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使用中英文双语发稿,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展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成立之初,南新社便开 始布局校园全媒体平台,先后建立了南新社人人网主页和微博账号;2011年6月,《南国燕园》第一期中文电子报刊发行;2012年6月,《南燕新青年》杂 志首期于线上线下同步发行;2013年11月,南燕新闻社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深研学术之理,洞察世态百情”是南新社团队的口号和奋斗目标。团队荣获“北京大学2015网络新青年”称号。


跨越千里:来自南国燕园的网络新青年



  “网络新青年”评选答辩当天,文才、孙畅、唐伊豆三人从两千公里外的南国燕园风尘仆仆地赶到答辩现场。旅途劳顿并未影响他们为南新社带来的 精彩讲解,无论是高科技的航拍视频,还是接地气的文章推送,这支团队都令人眼前一亮。“千里之外”的特点为南新社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而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了 让北国和南国的燕园都不再神秘。


  南新社按照职能分工分为中文部、英文部、视觉部、产品部、电视台和新媒体部六个部门,另有行政部负责社内日常工作。中文部负责校内中文大型活动新闻 稿的采写,英文部负责采写留学生的活动,撰写英文稿件;视觉部用专业技术拍摄现场照片,挖掘校内的点滴美丽,提供所有报道的图片展示;产品部自主设计制作 校园文化产品,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售卖;电视台负责学校形象宣传视频和大型活动视频的录制剪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广而传之。


  文才是南新社的“老人”了,他认为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新媒体运营中心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南新社的肯定。“从传统媒体延伸而来是我们的一大优 势,我们很多稿件是依赖南新社其他分支的,比如中文/英文编辑、视觉中心、电视台和产品等。”说到这里,文才十分自豪:“记得去年我有幸代表敝社参评广东 省优秀校园媒体,评委们看着我们印刷出版的报纸和刊物都呆了,就算不提内容,轻型道林纸全彩印刷,掂掂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分量。”


  新媒体都强调一个“新”字,在抓住新闻方面,文才也有独到的见解:“抓住新闻爆点要靠人的敏感性。新闻是要抢的,要注重短平快;报道时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事实层面,夹叙夹议会好很多,当然这个要力求客观。”


  而对于现任负责人孙畅而言,那些只被少数人留心,还没有广泛获悉的新闻就是她眼中的爆点。“要想做得与众不同,就要选取不同的视角写。别人 严肃客观地说明,我们就自己去体验说出感受;别人文字报道,我们就寻找资源,提供生动的图片,再加上好看的排版;别人是片面,我们就要全面梳理。”


  “记录历史,传播北大”是南新社的宗旨。据文才介绍,他们在稿件选择上,官方消息和学生报道各占一半。“我们本身肩负着向深研院三千师生传递消息的 责任,毕竟这边的八个院系,本部的新媒体平台覆盖起来有困难。”孙畅也沿袭了这套模式,“我们更多的是从学生出发,同学们参与的大事活动,同学们想要了解 和需要了解的新闻和现场,同学们生活中需要的提议和攻略,都是我们展示的内容。对外宣传好深研院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其实就是在宣传深研院自己,展现出一 种轻松惬意又充满学术之理的校园氛围。”


我们的团队:严肃而有趣,热情而敏锐


  “按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缺啥名字中补啥,我爹悟到‘此子缺才’,所以我才被冠以‘文才’这个名字。”话虽这么说,作为理科男生,文才对文字工作却 一直充满兴趣,被问及原因时,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好玩”。“我这个人日常兴趣爱好广泛,各种奇奇怪怪的技能点会对做新闻有点帮助。在做新媒体的过程 中,我认识了诸如纸鹞、瑶瑶妈、咬咬姐、直腰奶奶等一群身怀绝技的小伙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接手南新社新媒体之前,他是信科学生会宣传工作的负责 人,大四之后,又加入在北大很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燕园每日话题”,对宣传和新媒体有自己的理解。


  虽然是“玩”,认真是少不了的。“信科给人的印象好像就是写代码的码农和修电脑的小哥,嗯,实际状况好像也是……代码里写错一个分号也是会 报错的哟!”因此,他养成了时刻保持严谨的习惯,这种态度对做新闻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做新闻嘛,一是能独立自由地客观报道,二是对新闻具有敏感性,三是 有对自己笔下文字的责任感。”


  不同于文才的才华横溢,现任负责人孙畅,则是依靠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新闻眼光赢得团队的信任。“我是一个喜欢写原创文字的人。而且,新 闻专业的技能培养也让我率先熟悉掌握微信平台的运营技巧。选择加入南新社新媒体也是为了能在这个平台上推送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与全校的同学一起分享我们 每一天的生活。如今,我们的确做到了,觉得满足而充实。”


  当被问及怎样的人才能运营好新媒体时,文才说道:“严肃新闻做得好才算真新闻人,所以嘛,我不是。不过‘有趣’确实是我们这个团队的特质, 这也是我们招新人的原则,我想这也是个不错的团队氛围和拥抱新媒体的态度。”这一点也在新任总编孙畅那里得到了传承,她的回答简单直接:“能洞悉受众心 理,发现有新意的新闻点,保持热情、责任和灵气。”


传承与创新:深研学术之理,洞察世态百情


  相比于本部的一些校园媒体,南新社是个年轻的组织。2014年时,文才的到来,为南新社注入了许多新鲜特质;2015年,文才转眼间成了老 同志,孙畅则成为接班人。深知学生组织一年一茬的特点,文才希望自己不仅仅是个过客,“新媒体的生命在于它的新,所以我不太愿用我的风格去约束下一任挑起 这个平台担子的人。选择好一个靠谱的人或团队,把这一年的规章典范资料人脉经验教训,都整理交与继任者,这自然就烙上了自己的印迹,接下来就全力支持继任 者规划的事情就够了。”


  接过重任后,孙畅渐渐摸索出了团队里每个人的优势和偏好,使得团队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地发挥。“比如在我们新媒体运营中心,唐伊豆手里有一些 联系人资源,擅长采写,所以就会推送一些新生风采的系列文章;徐凯洲擅长体验和发现校园内的新鲜事,他就会负责官方微博的即时发布和食堂新菜品鉴的系列文 章;李惠颖会迸发自己的原创想法,从自身经验出发,推送了《饭来了之拯救研究僧宿舍美食》的系列文章;刘晨光善于在各大官方校园网站上挖掘最新动态和新闻 点,会着重安排他来负责校园新闻的发布;徐丽薇活跃于校内的大小活动晚会筹备,利用这个优势就可以获得更多内部照片和资源,把活动报道写得声情并茂……”


  “记录历史,传播北大”是整个南新社的宗旨,而“深研学术之理,洞察世态百情”则是他们某次出游时几个小伙伴集思广益的成果,后来就变成了他们去年 一年的奋斗目标。文才认为:“深研学术之理和洞察世态百情是相向而行互相促进的。王阳明所言‘格物致知’与朱熹所言‘明理见性’谁对谁错也没个定数,所以 取中庸之道好了。”


  与文才的幽默风趣不同,孙畅的回答充满了梦想和情怀:“学术之理是深圳研究院的学术氛围,也是南燕新闻社所处的学术环境;洞察世态百情是南 燕新闻社所持有的人文情怀,是目标也是基调。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我们以此激励自己,也激励深研院的同学们在平日里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再得以用 此来观察社会百态。深研学术之理会对从事新闻行业打下方法论和思维模式的基础,拓宽我们寻找新闻和思考逻辑的视角。”

电话:010-62751407 | 招生监督电话(纪委办公室):010-62755622 | 地址:北京大学王克桢楼20层 [查看地图] | 更多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21 ©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 京ICP备0506507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