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 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日前,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馆圆满落幕。赛事组委会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 封闭问询和公开答辩,最终评定北京大学捧得“优胜杯”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2012级社会学系本科生任鹤坤等同学的作品“‘情理之治’:基层信访办的运作逻辑——北京市A乡‘无理上访’的案例分析”获得全国特等奖,汪非凡、亢立 群、林秋实、江曜民等同学分别获得本次比赛的二等奖。那么,北大这几位同学是如何走进“挑战杯”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我们将通过对获奖者的采访, 呈现他们的“挑战之路”。
记者:请问选择参加“挑战杯”的出发点是什么?两次参赛的目的和初衷有什么不同?
任 鹤坤:第一次真正接触“挑战杯”是大二,当时我们系的学术氛围特别好,小伙伴们一般都会想要做“挑战杯”。但是到了大三的时候,和一位师兄聊过以后,就觉 得,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学生,四年本科要是都没有认真地做一次研究,没有一次完整的社会学研究经历,将来回头来看不是很可惜吗?而且师兄义正辞严地说,如果 想要拿到一个特等奖,就需要拿出一个对待毕业论文那样严肃的态度,瞬间我像被打满了鸡血一样开始做,当时一起的小伙伴也是想要认认真真地做一次研究,就这 样,我大三又做了一个参加正赛的课题。
记者:当初组队和选题的过程是怎样的?选题灵感来自哪里?
任 鹤坤:经过几年的学习,会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后就是要看自己的研究资源能否支撑这个研究。比如说我做信访的研究,恰好是因为我有一位朋友在信访办 工作。但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做信访的题目,而是想做拆迁的题目,因为拆迁也是目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并且其中的矛盾张力也特别大。但后来跟老师聊的时候, 周飞舟老师说,你的这个资源其实不是在拆迁,而是在信访,无论是获得研究对象的信任,还是我们说的“真正进入田野”,就是能够获取到真实的一手资料,这样 就要看你真正能够得到的一手资料是什么。因为我能够联系到信访干部,并且在我和信访干部接触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和获知他们的想法,所以这有可能是我最有资源 的一个领域。之后我又读了很多的文献,觉得在信访这个领域确实有东西可做,并且我们团队对于这个选题也都比较认可。总的来说,就是要选我们愿意做的,并且 能够做的,如果说有相关的资源,当然最好了。在选题过程中和老师的沟通很重要,我们能够获奖和选题的切入与调查的深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记者:那请问在实地研究之前你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任 鹤坤: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我们在十月份确定选题之后就开始广泛阅读文献,并和指导老师沟通。和老师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自己的 问题和相关领域的内容,不能带着一个“空脑袋”去。和老师沟通后,可能针对某一些细节我们还要回来继续查文献、找问题、讨论,感觉整个准备过程我们都快变 成看文献小能手了。我们非常庆幸的一点是在学期中不仅读文献,而且周末只要有空就会去我联系的那个信访办,前期先去铺垫和了解,先和信访办的叔叔阿姨们熟 起来,然后再从聊天的过程获取灵感,接下来自己就会慢慢有理有据地调整研究方向。我从确定这个信访题目到最后的成文,中间经历了很多次转变,有的是读文献 的时候调整的。在开展长期调研之前,最好做一个前期摸底,也就是预调研。
记者:刚刚你说到了指导老师,你觉得老师在整个过程中都给了你哪些启发?
任 鹤坤:首先,老师的鼓励和期许非常重要。调研过程很漫长,经过一个学期,再经过一个寒假,中间无数次想要放弃,并且觉得天天待在信访办也没学到什么新东 西,想着还有课业的压力,就做不下去了。但每每想到有一个男神老师在鼓励着你,还有身边的小伙伴们一直陪着自己,于是想着不能让老师和自己的小伙伴失望, 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其次,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对于“挑战杯”的答辩也特别有帮助。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参加“挑战杯”的答辩是这么漫长的一个过 程。从系内答辩到校层面答辩,然后再到北京市答辩,最后到广州全国答辩,整个过程就持续了一年。很多时候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和鼓励,要获得自信是很难的。
记者:在整个调研过程中自己思路上有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
任 鹤坤:一开始想做信访,对信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上到下的讨论,当时就觉得雄心勃勃,觉得这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又是充满纠葛张力的话题,好像讨论起来会比较 好写。调研过程中经历的比较艰难的就是和自己预期有差异的时候自己心灵上的小纠结吧。就像田野调查,跟着老师到农村或者城市里,那个过程是特别辛苦,也特 别容易让人灰心丧气。听起来似乎信访办每天都有新案子发生,每天都很劲爆,但你真的去了就会觉得非常琐碎,有很多小事情。但当时还是很认真地做记录,如果 遇到一个案子我还是会记下来,然后会尽力认真去听,虽然感觉很累,从早到晚在那儿是对精神上特别大的消耗,但当时坚持下来了,没有放弃,所以才有这个结 局。
记者:那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如何选取角度、处理数据和信息,有什么建议吗?
任 鹤坤:这方面老师给的帮助很大,一开始都会比较习惯遵循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最后会写一个研究结论,就是非常规矩的那种形式。但我的这篇论文恰 恰不是这样写的,就是一开始交给老师初稿,我当时特别担心老师说我这是流水账。写完之后自己就担心了,但是老师说可以这么尝试,写得生动一些,最后呈现出 来的效果还不错,大家读到的时候应该会说这是一篇不错的论文。其实最关键的可能并不是格式,而是要把想说的东西说清楚,让别人能够看明白。
记者:回看两次“挑战杯”的经历,你觉得中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任 鹤坤:大二的时候感觉还很懵懂,并没有成体系地去思考某个问题。到了第二次的时候,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自己感觉稍微扎实了一些。经过大二一整年的专业课 学习,包括和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劳动相关的课程,各种各样的专业课、各种专业的阅读、广泛的文献阅读给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并且和老师的交流 也更充分,感觉有很大的差别。此外,大二的时候可能还有点害怕和老师交流,大三就稍微放开了一点。我觉得和老师交流的频率和“挑战杯”成品的质量还是成正 比的,因为一来就像我刚才说的,你找老师多说明你自己下的工夫也多,而且跟老师交流多,自然而然的完善就会更好。
记者:结题之后,自己再回看这个作品,有什么新的想法?
任 鹤坤:应该说每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从第一次答辩,就不断会有老师质疑你的作品,这些东西也会不断地启发你。每一次答辩都会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原 先觉得自己读的内容蛮多的,后面也就不这么觉得了,总觉得自己读的还不够,并且随着针对性地找文献阅读,感觉钻进去看内容要比泛泛地翻过一遍好很多。我们 当时并没有一二三四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建议,就当然会有老师来质疑这个作品的现实意义,不过我一直觉得,如果提建议,就要找真正有用的提,自己也就调研了 半年,然后阅读水平也就在那里,并不敢妄言去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到现在我也还是这样。我也希望将来能够通过更多的调研和学习对它的现实意义讨论得更深刻一 些。
记者:对之后想要在“挑战杯”、科研中有所作为的师弟师妹,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
任 鹤坤:一是要敢想。不要觉得自己是大一新生,“挑战杯”就离我很遥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算去给师兄师姐打打杂,抱抱“大牛”的腿也行。但是如果真的是 认认真真地去做,去读文献、去开展调研,依北大同学的素质,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不会差。我身边有很多人参加“挑战杯”,我觉得只要认认真真去做了,这个 奖不是特别重要,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真的学到很多东西,能收获到很多。二是要用平常心对待比赛。当时论文写完,我觉得不管它最后结果怎么样,非常开心 的是自己有这么一段经历,真正为一个事情付出过,并且可以真正接触到社会里面的东西,这种东西的改变要比拿几个奖有意义得多。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是最喜悦 的,用平常心来对待比赛,认真付出就行。三是要学会交流。“挑战杯”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官方数据说,今年全国有2000多所高校、200多万大学生 参加了这个比赛,从校级评审到省级比赛然后再到全国,进入全国初赛的有1500多件作品,最后进入决赛的有700多件。在现场看到那么多同学,还有港澳的 同学,看到他们对于学术的那种热情,看到他们非常有激情地介绍自己研究的领域、研究的方向、论文的创新点,非常有热情,非常有感染力;而且不同的同学会带 来不同的思维和视野,这一点很重要。大概就是这些,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年的“挑战杯”里获得成长,当然能够取得好成绩最好啦。
电话:010-62751407 | 招生监督电话(纪委办公室):010-62755622 | 地址:北京大学王克桢楼20层 [查看地图] | 更多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21 ©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 京ICP备0506507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