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北大学科(第二季)-哲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工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化学篇

在北大就这样读书

你的大学:绽放

培养独立思想 塑造完整人格——记法学院“小班课教学”课程

时间:2014-09-23 13:52  作者:  来源:校办记者 刘镇杰

【编者按】2012年3月,在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会议上,时任学校常务副校长的王恩哥院士代表学校提出在本科教学中开展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并决定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截至目前,教务部组织的“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已在全校十几个院系铺开,试点课程达到五十多门。北大新闻网将对部分校级立项课程改革情况展开系列报道。

作为法学院本科生唯一一门必修的法学理论类课程,强世功老师的法理学课程已经成为法学院学生的共同记忆。作为全校性的大类平台课,这门课也给其它院系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法学记忆”。在文史楼的小教室,十几名同学围坐在圆桌旁,捧着一部部经典文献书籍,在老师、助教的指引下各抒己见。他们向老师询问着自己的疑惑与不解,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同学的观点,并纷纷发言表示认同或质疑。课毕,往往收获颇丰,酣畅淋漓。

这便是北京大学“小班课教学”改革试点课程之一“法学院法理学课程”某小组小班课的教学现场。每周大课结束后,同学们会分为10个小组,在本组助教老师的引导下,针对大班授课中强世功老师的授课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展开讨论。强世功老师则会轮流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去,深入与同学们交流。法学院学生张婉愉说:“似乎只有我们上了‘法理学’这门课程,才真正成为法学院的人。”学生姚一凡说:“如果更早地遇见法理,或许我就可以更早爱上法律这项事业,是法理让我不负韶华。”

学生们在塞万提斯塑像前开展小班课程讨论

教学模式: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的紧密结合

“小班课教学”是当前很多世界著名大学广泛采取的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 2010年,哈佛、耶鲁两所大学里,在开设的全部课程中,75%都采取不超过20名学生的教学规模。而在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中,采取20人以下规模的小班教学课程,比例也分别达到了72%、73%。小班课教学通过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

早在2008年,强世功就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摸索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当时,他开始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授课模式。2011年担任教务部副部长之后,在全校组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所有的课程都采用大班讲授,小班讨论。自北京大学决定于2012年秋季全面启动“小班课教学”改革试点后,这些课程陆续被纳入到学校的改革中。

对于大课教学,政府管理学院学生刘晴对强老师的授课风格赞不绝口:“强老师学识非常渊博,在课上带着浓浓的、可爱的陕西口音博通经籍、引经据典,有时会感觉他思维很跳跃,似乎拿着麦克风天马行空地为我们讲解,但课下整理笔记便会发现其中带有完整的线索与体系,颇具逻辑性与条理性,往往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与思考的空间。”

而小班研讨则主要依赖于助教的主持和引导,需要助教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因此对助教的选拔也有严格要求。法理学的助教需要上过法理学课程,并取得优异成绩,并通过强老师组织的面试。助教的选拔不仅有学业要求,而且在责任心、性格、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助教团队的建设,不仅要有选拔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有培养机制。通过助教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通过上一届带下一届的方法,形成一个有优良梯度的助教团队,并把助教培养纳入到研究生培养中。”强老师说道。

强老师对小班讨论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小班讨论不仅仅激发同学们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及尊重他人的品德,更好地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如此小班研讨的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并获得了同学们的广泛认可。“对于我而言,小组讨论也是类似的学习过程。助教学姐学识渊博,通过一环又一环的发问和重点问题的指导不断启发我们的灵感;小组成员也有很多在政治、哲学、历史等方面有独到深刻的见解。在最初参加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也常常跟不上大家的节奏,导致我经常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讨论中,但是现在想来,在聆听的过程中自己确实学到了很多,很多独到的见解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拓展了学习思路。”法学院学生李泽达说道。

在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的紧密结合教学模式下,大课上强世功悉心引导、潜移默化,将同学们引入人文社科经典文献的殿堂;小课上同学们在助教的主持下深入研讨、高谈阔论,进一步加深对强世功授课内容与相关文献的认识与理解。如此一来便改变了老师灌输性的授课方式,强调启发式讲授、批判式探讨和探究式学习,加深了师生联系和互动,带给同学们全新的感受。

阅读经典:从经典文献精神内涵中感知世界

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的经典文献,成为法理学课程中连接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的桥梁。

法学院学生杨城在大一的时候便早已听闻“法理猛如虎”一说,相传“选课之人大多被‘折腾’得体无完肤、魂不附体。”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强世功老师围绕着课程相关的专题,布置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涉及法律、历史、政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经典文献,以供同学们课下阅读并完成读书报告。姚一凡同学半年下来的读书报告共有11万多字,自认为这是他“人生中的阅读和码字甚至是智商的巅峰了”。

对于这样的阅读安排,强世功认为大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延续人类的精神文明,提高人生的精神品味。而这一切必须通过阅读经典来引导人的灵魂,让同学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灵魂。

一学期下来,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这门课辛苦与魅力并存,也纷纷表示从大量阅读中受益匪浅。法学院学生张赛磊说:“由于法理学读书报告的截止日期是每周一,所以对于我们而言,这学期仿佛过了周一才是过周末。虽然很辛苦,但受益匪浅。我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发现自己是有时间、有能力去读很多书的。”学生蔡心怡则表示:“通过阅读经典,我学会了与历史上这些最具智慧之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当真正读了这些最为经典的著作之后,我们才会发现之前读过的东西很多都是二手的产物。也发现只有接触了这些最源头的东西,才能够更为深刻透彻地去看待一个问题。”

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同学们由衷地舒了一口气,但同时又好似怅然若失。他们怀念着定时定点坐在图书馆固定的位置,捧着一本名著经典,抛弃一杯咖啡,静静度过周末的日子,磨掉了浮躁与骄傲。

通识教育:从职业技能的培训到完整人格的塑造

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叶蕤曾在本科上过这门课,取得优异成绩后,在本硕期间连续三年担任课程助教,辅助老师进行小班课教学,也一步步加深了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法学院其它大部分课程都是学习实体法,用法言法语去分析实体法法条的逻辑、立法的逻辑等,通过职业化的技术教育来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而强老师的课则并非这样,他更重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通过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人文教育与大量人文社科经典文献的阅读,使学生能够更完善地认识这个世界,进而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与完整的人格。严格意义上讲,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应建立在对这个世界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叶蕤说道。

强世功是通识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大学不应该是职业培训所,而应是某种意义上真理的象牙塔。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因此,强世功希望提供给同学们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培养明辨是非,具备长远视野、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他在秉承这样教育理念的同时,也进行着对同学们的言传身教。法学院学生焦永秋说:“强老师是一个有着古典贵族气质的学者,儒雅的风范潜移默化,让人沉心静气去感受古典的世界。我们了解了生死观更深层的含义,我们对公民宗教、身份认同、主权等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自称为法律人,也通过这一学期知道了优秀法律人需要什么。”

实际上,很多同学在学习法理学之初,仍然抱着实用的态度,希望这门课拔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在考试中获取高分。但回首看来,法理学正在悄悄削弱学生们的功利心态,在实用主义之外,更加触摸灵魂、获得心灵的满足。“这门课不是关于法律科学教条的灌输,而将是一场关于经典与生活、文明与野蛮、死亡与永恒的讨论和探寻。严肃深刻,并且直捣核心。”学生吴凡说。

这样兼容并包的课堂也在鼓励着同学们大胆、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张翰天在日常阅读了大量文献,于是在课堂上时常提出不一样的、甚至反对强老师的观点。“老师在课上提出了很多鲜明、勇敢的观点,同时也鼓励了我们提出不一样的见解。而我们的思维就在碰撞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火花。”

孔夫子曾经赞许“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观点,诗文中同行者在水边台上切磋礼仪和歌咏,充满了对个人内心精神的关怀。相似的场景也在燕园上演,“大师身边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强世功是一名极为热爱生活的老师。他在课堂上不断强调,柏拉图的《理想国》《斐多篇》不再是艰涩的学术著作,而是同学们的人生指南。他曾经带着小班的学生们畅谈在未名湖畔的石舫上、静园草坪的树荫下、满园春色的四合院中,甚至一起来到清华的情人坡草坪。他在言传身教中带给同学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

元培学院的学生冯嘉荟说,十多年之后,曾经和她一起上法理的同学会充满怀念地回忆起当初在讨论课上研读柏拉图、托克维尔的时光,并且告诉强老师的哪一句话曾经打动了她。


电话:010-62751407 | 招生监督电话(纪委办公室):010-62755622 | 地址:北京大学王克桢楼20层 [查看地图] | 更多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21 ©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 京ICP备0506507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