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北大学科(第二季)-哲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工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化学篇

在北大就这样读书

你的大学:绽放

【优秀留学生毕业生风采】法学院留学生罗伯特——独立、勤奋、阳光的波兰大男孩

时间:2014-07-04 18:05  作者:  来源:

  【编者按】北大是全中国最早接受留学生的高等学府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培养了3万多名留学生校友。从最初的每年几十人,到如今的每年约7千人次,北大的留学生工作在培养规模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在北大度过了精彩而难忘的大学生涯,回国后则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每年,都有不少留学生获得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这一荣誉。在今年的获奖学生中,既有多次在模拟法庭中获胜的最佳辩手、即将赴哈佛法学院深造的蒙古帅哥,也有担任中文系学生会留学生部部长、积极组织活动促进中外交流的韩国姑娘,既有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的本科生,也有潜心研究文学、扎根北大13年的博士生。




  在这些优秀的留学生即将学成归国、离开燕园之时,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启动了这次专题访谈活动。让我们走近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同龄人,一起分享他们独特而精彩的北大故事,聆听他们深厚而难舍的北大情怀

  那天在采访名单上看到罗伯特的名字,我便迅速地报名参与了这次访谈。早在这学期初,我就在一门通选课上认识了他。还记得第一节课他刚进教室时,帅气的外表和高大的身材吸引了全班的注意。在一次次接触中,大家渐渐发现,罗伯特不仅外表帅气,个性也很特别。他今年大四,既要上课又有实习,却依旧与我这样的大一新生同样地认真求知、学习,毫不懈怠;他是留学生,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每次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出谋划策。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让我对他多了一分了解,更多了一分佩服。


 

罗伯特 


从波兰到北京:一次不从众的重要选择

  罗伯特,波兰人,中文名叫罗梓俊。这是个身高目测一米八五以上,身材和外貌是典型欧洲人模样的大帅哥。走在校园里,无论是他的“海拔”还是他的尖鼻头都足以创造北大高回头率。别以为这个留学生只是外表帅气,学习刻苦、爱好丰富、中文流利的他,从各方面看都是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他的很多同学可能都不知道,成绩优异的罗伯特还是一个国际象棋专业选手。他4岁时就学会了下国际象棋,后来参加了波兰的国际象棋俱乐部。这个爱好培养了他许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思考问题的逻辑性,揣测别人心理的能力,以及做长期计划的习惯等等。在比赛中,他们往往要提前算好15歩棋的情况。此外,频繁的国际比赛也让他有机会周游很多国家,并由此学了多门语言。

  不过,用罗伯特自己的话说,最令他自豪的一点就是:“我所有的课都不会逃。”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的认真与勤奋,同时也有部分原因是他确实没法逃。也许是因为他独特帅气的外貌、认真的听课态度、流利的中文水平,每一门课,罗伯特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要他去上过一次,老师便能轻易地记住他,很多老师还会主动和他交流。

  可初到中国时,罗伯特的学业却远没有这么顺利。中文,对从小在波兰长大的他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学习了两年中文以后,罗伯特才第一次参加了北大的入学考试。却因为两分之差没能考上。后来他继续努力,参加了北京大学预科项目,最终进入了北大法学院。

  谈起为何选择来中国留学,罗伯特表示,这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而不从众的选择。高中毕业后,品学兼优的他同时收到了一所波兰大学和一所英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自己本想去英国念书,因为大多数欧洲人都会选择去英国上大学,但罗伯特的父母却认为不要随大流,和英国相比,反而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更值得选择,于是便劝说他来中国学习。就这样,在和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高中毕业不到一个月的罗伯特,只身来到了中国。

选择法学:想见证中国法律的变化与发展

  谈起本科期间的专业选择,罗伯特说,他原本想选择经济学,但是出于三个原因考虑最终选择了法学。首先,他发现中国的经济学课本很多是从美国翻译过来的,如果学经济还不如去美国;其次,他发现学习中国法律的外国人很少,整个波兰的历史上也没有几个,如果自己成为一个学中国法律的波兰人,那一定会很特别;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他认为中国法律正处于快速的发展变化之中,未来会很有前途,他想亲自见证这一历史。就这样,罗伯特成为了法学院这个令很多中国学生都望而却步的学霸学院里面为数不多的留学生。

  在法学的众多分支中,罗伯特最喜欢的是知识产权法。“因为在中国,知识产权这个问题长久地被忽略了,最近中国才开始重视起来并且去发展这个领域。我感觉很有兴趣,想要去切身地感受这个变化。”无论是对知识产权法的热爱,还是当初选择法学的原因,似乎都在彰显着他想要去亲身感受中国法律不断进步、成长与变化的心情,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情,让他更加珍惜在北大法学院学习的机会,坚持着认真、踏实的学习。

  在罗伯特眼中,四年的法学学习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看问题必须有自己的观点,而且必须学会为自己的观点辩论。不过一定对辩题保持开放的态度。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把握绝对真理,无论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即使是多数人也不一定是对的。”同时,他还养成了看原版书的习惯:“很多资料是翻译过来的,其实不如看原版。比如法理学的一些内容非常深刻,其实很难翻译成原来的意思,我建议看原文。”

  而对于广大留学生,他提出的一个重要建议是平时一定要坚持练习汉字。他说:“坚持练字很重要,不然,考试时经常会出现写不完或者忘记某个字怎么写等情况。考试的时候,你没有时间想汉字的问题。”

  罗伯特之所以这么强调汉字,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我问他大学生活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我万万没想到答案不是和朋友的一次烂醉,毕业的一次分离,假期的一次旅行或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他居然回答我是第一次用中文考试的场景。“那是一次闭卷考试,必须要自己写汉字,没有人能告诉你,又不能查,特别恐怖。因为害怕就忘记了,就记得很多特别简单的语言。这是个很坏的习惯。于是后来我就培养自己用尽量简单的语言去表达专业知识,现在也是,考试的时候我都是先把意思表达明确,然后再注重语言表达。”讲这个小故事的时候,罗伯特生动的表情让我频频想要发笑,真让人想不到,让这个人高马大的欧洲男生印象最深刻的大学故事竟然是考场上的一段高压小插曲。

回首北大:燕园情,千千结

  采访罗伯特的时间是6月28日下午,那天上午刚好是北大法学院的毕业典礼。“我穿上学士服的时候,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毕业了。”四年的学习生活,让马上就要走上职场的罗伯特对这个园子充满了不舍。


毕业前罗伯特和好友到印尼去旅行

  他最舍不得的,就是在燕园遇到的恩师们。“北大的老师很好,很有知识,很有水平。像国际经济法的老师,讲课的风格很活泼,也经常提问,即使课堂有两百多人,她依然能够和学生保持互动,渲染课堂的气氛。”而罗伯特最喜欢的一门课则是北大有名的通选课——心理学概论,“因为老师讲得太精彩了!会让你感觉,他讲的东西可能有的时候你也知道,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老师一讲,你就会觉得‘哇,还真是这样!’很受启发,所以我很喜欢。”

  同样令他难舍的,还有这四年认识的同学们。“这里的学生非常优秀,能和中国的优秀学生一起上学,我真的感觉非常荣幸。”可是说着说着,他却露出了遗憾的表情,原来他觉得自己这四年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因此接触的同学比较少,尤其是和中国同学的交流不够多也不够深入。罗伯特说,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一定要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不仅仅要加入社团,还要认识更多朋友,与更多的中国学生更好地交流。

  谈起北大的校园气氛,他想了一会儿,最后用了一个对留学生而言颇有点难度的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很北大”。罗伯特是这样形容北大的:“这里你只要一进来,就知道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大学,无论是建筑还是未名湖边的自然风景。外国的朋友来玩,我带他们游览校园,他们都很喜欢。北大的美食我也很喜欢,尤其喜欢学一食堂。”

  如今,即将和燕园挥手作别的罗伯特就要迈向他人生的下一段旅程——美国非常著名的雷曼律师事务所已经向他发出了邀请。真心地祝福他,这个勤奋、阳光、乐观的波兰大男孩,能够带着北大给他的财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再攀高峰!

  编辑:安宁

电话:010-62751407 | 招生监督电话(纪委办公室):010-62755622 | 地址:北京大学王克桢楼20层 [查看地图] | 更多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21 ©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 京ICP备0506507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