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到一年毕业离别时……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2010年北京大学新生中,有183名港澳台侨学生,其中台湾学生93名,香港学生64名,澳门学生24名,华侨学生2名。” 四年前新闻报道里的港澳台华侨新生,如今已经学有所成成为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了。2010 -2014年,从高中毕业到大学毕业的这四年里,在1400多个朝夕更替中给他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丰富了他们青春的过程,也成就了他们每一次脱胎换骨的嬗变。从历史和地域的角度来看,这四年的经历对于北京大学港澳台学生来说有着更加不同的意义,从港澳台三地来到燕园,他们都经历过从陌生、迷茫到熟悉、超越的酸甜苦辣,用一次次的努力与收获以不负当初的选择。那些因为不同而有趣的年华以及致青春里洋溢的爱与热情,都在毕业的此时此刻得到了最高的升华——当他们在毕业这个结点回头望去的时候,还能用那些年去致青春,让青春因为遗憾而隽永,因为奋斗而怀念,因为收获而喜悦。
乍听名字,完全想不到邹圳超同学竟然是个如此可爱、活泼、率真的女孩子;乍眼一看,高高的丸子头、圆圆的大眼睛、萌萌的表情让人不敢相信眼前的姑娘竟然是将要毕业的大四学生……邹圳超同学还有更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方,也许这篇报道应该这样开场,相信会有更多人对这个女孩子提起兴趣: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一次廖凯原奖学金;一次港澳台一等奖学金;一次北大国际合作部“年度优秀记者奖”;两次宝钢(港澳台)教育奖学金。
两年的公益活动经历并创立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非政府组织)“客家常青藤协会”,凝聚客家青年,传播客家文化,协会成员200多名。两次创业,其中第二次创业的东直门创新匹萨店开业,并成功获得万达集团大学生扶持项目的90万资金支持和一间通州万达广场80平米店铺。
两次营销类比赛经历,北京大学海信i’TV广告设计大赛特等奖、全国第四名;现代汽车全国大学生营销创意大赛营销组第二名,全场最佳人气奖,现代汽车印度、韩国、中国大学生创意营销营 Best Communication 全场最佳合作奖。
四次学生干部经历,北大创新试点团支部书记、北大国际合作部学生记者团副团长、《交流与合作》交流版主编、香港文化会副会长。
五次代表学校去过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访,如耶鲁大学中美学生论坛中方学生代表、台湾佛光山国际青年禅学营北大学生代表、北大-台大-南加大世界课堂北大学生代表。
九次校级大型活动主持经历,包括主持北京市高校港澳台侨学生中秋联欢会等。
十几次参与学校官方对外接待,与学界政界世界顶尖人士的访谈经历,包括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哈佛大学政府学院院长大卫•艾尔伍德、香港前行政长官曾荫权等。
二十多篇大型活动与论坛的报道文章,如北京论坛、北大-哈佛中美关系研讨会、中印大学校长论坛、全球青年创意领袖论坛等的新闻报道。
……
“你怎么做到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对北大最好的形容词了!北大的学习生活实在太精彩太丰富了,多元化的机会数不胜数,随便抓几个在你眼前飘过的机会,就能让你的经历与众不同了……而且这些经历是你想都不会想到的,我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北大的高度与宽度!所以说,一切都是因为北大我才能做到。”
自告奋勇 不遗余力
邹圳超思维敏捷,善于言辞,在整个访谈过程中都滔滔不绝,她解释为“有太多东西想要分享”,而且邹圳超说她属于最普通的大多数,“不聪明缺天赋,没特长无技艺”,自己的经历或许能对更多人有借鉴意义,所以在这篇访谈里笔者更多的是用引言的方式,去记录这个女孩子的心声。
“我并不擅长学术,因为我抽象思维比较好,要研究具体的数据或者范式简直太折磨了。但是我热衷于实践,想了就一定会去做,我不会三心二意,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会用心做到最好,并且很享受实践的过程。我是一个勇于试错、并认真地不断在试错的人,挫折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哈,我想唯有北大的兼容并包能成就我。”
北大的平台很大很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那么多的经历当中,其中有两个在邹圳超的心中是最重要的,第一是在国际合作部担当学生记者的时候,第二是她所上过的两门课程。邹圳超说正是国际合作部“为我呈现了北大历史文化积淀最丰厚的中国最高学府的高度”。得益于在国际合作部的工作,她走遍了校园里一般学生可能不会到达的地方:校办、临湖轩、正大国际会议中心、博雅会议中心、湖心岛亭、考古博物馆、英杰交流中心、陈守仁国际会议中心等等。邹圳超来自于香港,优异的英文表达能力让她能够在国际合作部的工作里游刃有余,更难得的是,出于对国际合作部的爱和对机会的珍惜,“不遗余力”和“自告奋勇”这两个成语贯穿了她全部的在国际合作部记者团的生涯。她经常参与学校对外交流与接待工作,奔走于各种论坛、会议和采访活动中……量变是可以带来质变的,她生疏的新闻采写一步步地迈向了熟练与自如,在待人接物上也更加大方得体,最重要的是国际合作部给了她与顶尖人士亲密接触和学习的机会,“给了我两年里每一天都可以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给了我一个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的精彩纷呈的舞台。”
邹圳超完成北京论坛的报道后在钓鱼台国宾馆留影
当初上北大的时候,邹圳超的师兄得知她喜欢跨文化交流,就建议她加入北大国际合作部学生记者团,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所有的机会都是靠自己争取的,“邹氏秘诀就是,自告奋勇,不遗余力!”正是那里让她找到了自己发挥的天地,而且因为自己的香港学生身份,与港澳台办也有很多温暖的交集,“北大国际合作部成就了我,而且港澳台办的老师更是对我们关心有加。我很喜欢这两个地方。我能够通过这篇报道感谢一下国际合作部的所有老师和港澳台办的老师们吗?”邹圳超的这句话将在场的同学们都逗乐了。
除了北大的精品课程,邹圳超尤其对这两门课程印象深刻:《社会企业家精神培养实验》和廖凯原先生教授的Rule of Law & Principle。前者为她指引了公益事业的方向,后者让她近距离接触了廖凯原先生,从他身上学到了难能可贵的企业家精神。邹圳超还有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客家人。在《社会企业家精神培养实验》课程里,她作了《挽救即将消逝的客家文化》的课程报告,并且得到了受邀讲课的业界知名人士的指导,“虽然我一直想做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做。就是在这门课程里,我第一次去认真思考实现梦想的路径。”Rule of Law & Principle是廖凯原先生在北大开设的第一门课,全英文授课,第一批学生里只有十个人。“廖凯原先生在我眼里,是神一般成功的企业家,让人更不可思议的是,他毅然地转而投身于天体物理学中,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从零开始学习天体物理学的知识,将自己的理念用物理学的方法加以实证,并通过努力得以与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们共同交流学术思想。他上课时候总是手舞足蹈,用无限的热情感染着我们,原来每一个梦想都是如此闪闪发亮!” 廖凯原先生在课堂上回答过她的提问“为什么要从商业转向天体物理学?”廖凯原先生是这么回答的:“挣钱是最容易的事情,对于我来说,能够让世界上的人幸福,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是更大的追求,更值得的挑战。”
邹圳超说,像这样优秀的课程和校园社团北在大多如繁星,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钟爱的课程、热爱的社团,找到自己所爱并为之付出,定能获益良多。在北大里,优秀的课程跟其丰富的课外活动一样,都是北大学子们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
不忘初心 破釜沉舟
与她可爱、天真的形象构成对比的,是她比同龄人更成熟的思想。邹圳超曾经在她的社交网络中写过题为《谈梦想》的日志,里面有一段话意味深长:“我们其实都是有梦想的人,只是现在忘了而已,或者被现实欺骗而放弃了而已。今天才知道我的同桌(来自化学院)是一个音乐狂热爱好者,引起北大宿舍吉他对唱那件火爆事件的就是他。但是,他因为忙于参加十佳歌手的比赛而耽误了学习,最后不得不放弃出国的梦想而留校保研。在鱼和熊掌的选择面前,常常得到的既不是鱼也不是熊掌,而是什么都没有。既成不了伟大的化学家,也成不了伟大的音乐家。然后我们就在中间的平衡点,过着离任何一端的梦想都很遥远的生活。很多人都是这样子的,破釜沉舟的勇气,从来都没有过。” 邹圳超一直在强调“破釜沉舟的勇气”,她觉得正是这种勇气让她能够“面不改色”地追逐理想。“我不会一味追求高的GPA,我也不怕别人嘲笑我竟然从大城市北京回到乡下梅州这样愚蠢的选择,我更不会背负太多其他人的期盼,不以一时的失败定义自己的选择,长远地看,坚持到最后的路都是正确的,所有人在最后都会理解你的。”她说其实“破釜沉舟的勇气”,本质上就是“有得必有舍”,要知道你追求具体某一个理想的时候,就要放弃这个理想之外的很多东西。
“我对于自己的理想有严格的要求,那就是从一而终。从小到大,我都以身为客家人为荣,后来考到了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才发现原来很多人都不了解客家,久而久之萌生了传播客家文化的想法。我记得在高三参加港澳台联考前,妈妈带我去家乡梅州的岳麓书院上香祈祷。在一个房间里我看到了叶剑英爷爷的画像,在他面前,我不由得双手合十,承诺我会毕生致力于客家文化的传播事业,希望叶剑英爷爷在天之灵能够保佑我,助我一臂之力。上了大学之后即使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我都没有忘记当时的诺言,没有忘记当时为什么出发。大家都说我是个很单纯的女孩,我很喜欢这个评价,因为在我心里,所谓单纯,就是不管经历了什么,都能够不忘初心。”
邹圳超刚创业,既是老板,也是服务员、送餐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大四的学生,邹圳超已经是一家匹萨店的老板了。她当初选择创业也是为了能够挣钱支撑自己的公益梦想。“我太着急了,因为北大的创业氛围实在太好了,我没想太多就加入了创业的潮流中”,邹圳超如是说,“我并不知道创业这么困难!因为自己喜欢吃匹萨,又因为想挣点钱搞公益,毫不犹豫地就开始了,后来越陷越深,硬着头皮也要经营下去,创业给我带来的教训和成长是前所未有的!”邹圳超在大三的那年暑假,开始了匹萨店的创业之路。她不仅仅要负责研发创新型匹萨,比如麻辣香锅匹萨、蓝莓紫薯匹萨等中西合璧的口味,还要负责菜单制作、店面设计、营销宣传等工作,终于在半年之后在东直门开起了第一家店,在大众点评里收获了许多的赞与鼓励。就在匹萨店进入正轨开始盈利之后,邹圳超却选择了“回家”,这让许多朋友觉得匪夷所思,而她却笑着说:“餐饮要花很多时间,这让我无暇顾及在梅州的公益事业,梅州的小伙伴们对此也很是担忧。所以,我把匹萨店转给了合作伙伴,因为创业本身最宝贵的不是创立的东西,而是创业之后的自己。经历过这次的创业,对于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会大有裨益。”大学毕业后回老家梅州继续“客家常青藤协会”公益事业的邹圳超,以实际行动兑现最初的承诺。
做客家公益事业是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与坚持,难能可贵的是她知道她还需要更多地向外汲取知识,像创业那样的学习机会她还会积极去创造,出国学习和参与其它NGO已经列入她的规划之中,她希望努力提升自己,而不会在自己的圈子里闭门造车。一个创业者和领导者,需要更长远的考虑、更国际化的视野、更宽广的胸襟、更前卫的思想才能引领一个组织前进,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付出和更强的抗压力……正如她室友的评价:“邹圳超是天生的创业家和领导者。”已经分不清到底是这样的邹圳超适合北大自由开放的氛围,还是北大自由开放的氛围成就了这样的她,可以肯定的是,她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北大毕业生,通过北大四年的锻造成为最好的自己。
邹圳超参与北广传媒“真情手递手”栏目访谈:90后客家妹的公益梦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邹圳超爱写博客,博客里她的座右铭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一句特别富有野心的话。讲到这里,邹圳超哈哈大笑起来:“这是韩剧《继承者们》的台词呀,你没看过吗?超好看的,还有《来自星星的你》!”邹圳超总有种把大事化小的能力,比如说到简历里那炫目的经历时,她笑着说:“这都是光环效应啦!”邹圳超说那个座右铭与其说是一种姿态,不如说是一句激励,当她在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会拿出这句话来激励自己:要有最高的追求,要有最大的勇气去实现。邹圳超坦言她的生活并不一帆风顺,甚至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被人嘲笑和羞辱到哭就不是一次两次了,走的错路冤枉路也不是一条两条了,做过后悔的事情好多,但是一切都没得回头,唯有向前看,向前奔跑,以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给你出的所有题目。
詹姆斯在《男孩想要的东西》里说,想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与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能力同样都是天赋,他灵魂的欲望就是他命运的先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是否可以理解为灵魂的欲望呢,或许这是无意识的,但对于她的人生与选择肯定是决定性的。
“北大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的,就是要做一个独立的人,独立思想,独立人格。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喜怒哀乐,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其它的,都是时间上的问题,一定要等得起。”邹圳超的挚友曾经在她的日志下留言:感受到你的成长,你已经义无反顾地成为了追梦人,忠于内心所求,比我们更勇敢地前行,你定是幸福饱满的。别把一些未果当成遗憾,也许正是他人羡慕的宝贵经历呢。
“总结一下,你觉得你的大学能如此精彩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我爱笑哈,他们说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顿了一会儿,邹圳超补充道,“你知道吗,北大是我心中唯一的高富帅!哈哈哈,开玩笑,可别写进稿子里!”
真的,让一个人美丽的,正是她的思想。这样的美丽,有个更好的词,叫魅力。邹圳超的女王风范是在无形之中的,轻描淡写的谈话也能给人以一种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她的笑。希望邹圳超和所有北大毕业生前程似锦,在快乐与欢笑中实现梦想,创造最有价值的事业,收获最美满的人生。
仅摘录邹圳超在微信中写过的毕业词作为结尾:
博雅下,未名边,伊影伴书篇。朝阳洒畔夕留颜,桃李爱无言。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比邻间。四载寒窗一腔血,迈步从头越
电话:010-62751407 | 招生监督电话(纪委办公室):010-62755622 | 地址:北京大学王克桢楼20层 [查看地图] | 更多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21 ©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 京ICP备0506507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