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北大学科(第二季)-哲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工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化学篇

在北大就这样读书

你的大学:绽放

雷声 :把卷仗剑走燕园

时间:2013-11-24 14:42  作者: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雷声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学生,获颁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雷声在201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

  2009年9月,北大南门槐影蓊郁的迎新道上,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来一个高大颀长的身影。这个剑眉星目的年轻人,身穿蓝色T恤,背挎黑色书包,用他低沉而略带点腼腆的嗓音,向报到处工作人员说道 :“我叫雷声。”谁也不知道三年后,他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奥运会冠军。
  
  剑圣VS书生
  
  那时候的花剑运动员雷声,名字远没有如今这样如雷贯耳。他的室友,不知道他曾是世界杯个人赛冠军,甚至还不了解花剑这个项目。直到2012年伦敦时间7月31日,雷声以15 :13的比分击败埃及选手,斩获第三十届奥运会男子个人花剑金牌,成为中国奥运花剑史上第一位冠军选手,才成为燕园中的焦点,被誉为“中国剑圣”。
  
  如果不是这次夺冠,对大多数北大人来说,这位叱咤奥运赛场的剑客,只是在2009级新生杯篮球赛中担任过中锋、在2010年北大校运会入场式上做过新传的旗手。对大多数北大新传人来说,对这位驰骋剑道的传奇人物,印象也只停留在2011年建院十周年的文艺汇演舞台上那个手持花剑的白衣青年,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那个高大身影。
  
  剑客与书生,仿佛是个有些矛盾的组合。北京奥运会时世界排名第四位的雷声,在2009年曾落到世界排名二十多位,思想与战绩一度陷入了低迷状态。当年的雷声,想到了读书 :“一方面,学习是我父母比较鼓励的事情,另一方面,北大也是我从小梦寐以求的学校。我自己也想换个环境,走一条和其他队友不同的路,从更多角度和视野去感悟我从事和热爱的击剑运动。”
  
  雷声的室友彭雪松说 :“他的学校生活跟北大很多学生相比没有什么不同,除了文化基础薄弱一点,忙于训练比赛而少有时间参加社团和学校活动,平时比其他人都要认真努力之外,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正如室友所言,除了周末和寒暑假,几乎每一天,雷声都要往返位于西五环的训练基地与北大校园之间。中国国家击剑队没有一位现役运动员像雷声这样同时兼顾训练和学业。雷声的队友也大多退役后才读书,现役上学的也一般在体育类大学,文化课程压力比较校北大没有像其他高校那样派老师专门去击剑队教课,运动员在北大学习,课程上也不会有特殊待遇。对从小在体校训练的雷声来说,大一第一学期是个艰难的适应期。上课连坐两个小时不动,对于运动员出身的雷声是极大的煎熬。尽管如此,他还是凭着一股倔强劲儿坚持下来了,“每天运动训练,我很少真正安静下来,而且注意力集中不了两个小时。半个小时或几分钟我就走神了,自己要不停地把注意力拉回来,再拉回来。第一年我选的课比较少,大概五门吧,压力相对没那么大,先适应环境。花了大概一个学期才完全适应。”
  
  广告学的专业课,常常要分组讨论并课堂展示,从小组分工到讨论、调查、策划、熬夜做 PPT、课堂展示……只要在学校,雷声一步都不落下。教传播学概论的许静副教授回忆雷声交的作业 :“当年雷声在我课上做的关于花剑运动员为何多用左手的个案研究报告,也是一堆数据一串深访,很认真很专业。”
  
  雷声喜欢“蹭课”,在新传里是出了名的。比起很多北大在校生,他反而更珍惜在北大上课的机会。每个学期初,选修了经济双学位的彭雪松都会把国家发展研究院的课表发给他,感兴趣的课,雷声就会赶去上。周其仁教授的新制度经济学,从周六早上8点一直上到中午12点。作为周老师中国经济专题课的铁杆粉丝,雷声周六一大早就从训练基地赶过来。尽管只是旁听生,课堂上老师留的书单,雷声也随课堂节奏有选择地看。除此之外光华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课程,艺术学院的艺术概论课,历史学系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课也深深地吸引着他。
  
  学生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使雷声的学习时间并不宽裕。他甚至会在开车时听英语,在航班上做作业。但凡告别燕园去比赛的日子,雷声总会让室友在专业课上录音,邮件发给他。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课程,雷声都能一一应付自如——只有高数是个例外。2012年秋学期开学才两周,雷声已经往宿舍跑了好几趟,让室友给他讲极限、集合等数学知识。这是雷声从没有接触过的,当中的推理证明和演算都让他头疼不已。
  
  这个内敛的年轻人却从不言弃。室友彭雪松这样评价雷声:“四年以来,他在求学方面一直都很勤奋,很认真。他既要训练又要学习,很不容易。关键是他很想学好,很想在北大的课堂多学点东西,也不愿意落下课程,肯在上面花心思。所以我觉得他比其他运动员都要累一些。”
  
  “声哥,毕业照一个也不能少”
  
  校园里温雅谦和的雷声,跟赛场上的他判若两人,特别是与2013寝室的室友们,感情尤为亲厚。
  
  雷声比同寝室的三个同学要年长六七岁,室友们都亲切地称呼这位寝室里的大哥叫“声哥”。“声哥一马当先地跨进这个宿舍,顿时我们都觉得天花板好矮。”室友肖轶回忆起跟身高 1.93米的雷声初次见面时,如是说道。这位世界冠军的校园生活,跟中国很多普通大学生的生活一样:上课,小组讨论,作业,刷夜,打游戏,卧聊,出游……非常充实。临近期末复习考试的时候,他也跟同学一起互相占座泡图书馆,年龄差距并没有成为他们沟通的障碍,这或许是几个年轻人性情的契合和校园纯真的氛围使然。在雷声眼里,校园里的同学专注于学业,思想比较单纯。在他的室友眼里,这位厚道的大哥哥单纯简单。
  
  寝室每年都会在雷声不用训练比赛的时候约好出去游玩一次。第一年去八达岭长城,有人提议不如大家做一件文化衫,四个人穿着去玩“拉风”一下。于是室友们从网上找了唐僧四师徒的形象做成 T 恤。在八达岭的山风里,四人按年龄大小,师傅、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弟地排下来,穿着雪白的 T 恤,胸前印着大大的西游记人物头像,在来往的游客当中博得了很高的回头率。自此,每年设计一件舍衫,就成了雷声寝室的传统。雷声参加伦敦奥运会这年,舍衫的设计就成了身穿击剑服的雷声一剑挑着同寝三个室友的图案。
  
  雷声还喜欢学雷锋做好事。在新传院内传得很火的视频《燕园雷声》,就是大三时雷声的同学栗征在纪录片剪辑课上交的作业。人物纪录片的拍摄工作相当麻烦。作为视频的主角,雷声不仅要应导演同学要求在冬天的燕园里取景、拍摄,还要陪着栗征采访同学、队友。当中不少镜头的拍摄场地都在击剑中心,这也全赖雷声帮忙,全程陪伴。对于平时休息时间就不多的雷声而言,只是为了同学的一份作业,能够如此尽心尽力,无怪乎他在2009级的新传人中颇有好人缘。雷声同班同学何威觉得:“雷声挺大方爽朗的,而且很成熟,同学有什么事他都热情帮忙。”新传2009级的林闽爱画画,常常在雷声宿舍一起做小组讨论的她,饶有兴致地给这位击剑高手画过两幅漫画,其中的一幅送给了雷声:“在别人看来,雷声是运动员,奥运冠军,头顶光环;在我们看来,雷声是大一就一起上课、交作业、做提案的好同学。赛场上,他霸气而勇敢,以高超的技术战胜对手;场下,他低调、谦和,勤奋好学,更是我们的榜样。”
  
  今年雷声大四,大多数新传2009级本科的同学即将毕业,将一起拍摄毕业照,而雷声作为运动员,他的本科修完要5年。但新传同学们都早已和他有个约定——“声哥,毕业照一个都不能少1
  
  光环下的思考
  
  夺冠后,雷声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北大2012级新生的开学典礼上发言。向来低调的他,穿着队服站在台上,难掩内心的激动:“2009年入学,四年以后自己能站在台上作为一个优秀学生代表去发言,我觉得特别荣幸,特别高兴。”
  
  这一露面,却给雷声带来了小小的麻烦。开学第一周,在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课上,教室门口被2011级和2012级的师弟师妹围了个水泄不通,抢着请雷声师兄签名合影。对于师弟师妹的要求,他来者不拒,甚至不得不边接电话边签名。哪怕是在校外聚餐,室友们怕北大附近人多认出来,特意挑了知春路的一个饭店,谁知吃着吃着,就被邻桌的认出来了,围过来求合照。面对校园内外的“围观”,雷声很是淡定:“回到学校也没什么变化,就是路上被人认出来了围观一下,照个相也没什么的。主要是我开学典礼的时候上台发言,今年新入学的同学都认识我,但北大学生还是非常有素质的,就算签名拍照,他们每次都很有秩序地去排队。”镁光灯聚焦下,雷声对媒体的采访游刃有余,私下却很少看媒体对他的报道。他觉得,媒体说自己好话,听多了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万一要有人说坏话,自己也懒得去理论,所以最好不去看。击剑运动相比起游泳、乒乓球等项目要冷门一些,公众的关注程度也稍低一点,雷声坦言自己反而更喜欢这种状态:“去澳门、香港这几天,我也深深体会到,媒体天天都在追着你是一个什么状态,那是很难受的。感觉不能犯错误,精神上压力比较大。而且活动安排很多,又跑来跑去的,我觉得那几天都瘦了好几斤。”
  
  冠军头上的光环,也把镁光灯聚焦到了冠军父母的头上。扬名声显父母,是不少中国人所向往的,相反,雷声的言语中流露出的,是对父母的心疼 :“我现在开始理解刘翔了。受关注度越大的,感受就越强烈。各种事情,不是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也影响到他的父母,连他的父母都不能要求说这是我的儿子,我要求他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个我觉得非常残酷。对我们来说,可能没有达到这一点。顶多我父母也感受到一些压力,可能他们一辈子也没有经历过这么多媒体关注、曝光。”现在的雷声,一年大概只会回广州一两次,其余时间根本没空回去,一年一家人能见到两三次。每个周末,他都会给家里打电话。但雷声的父母总担心儿子在忙,反而很少给雷声打电话。
  
  确实,现在的雷声,日程表比过去紧凑了很多。他对自己的运动员事业和北大学业,头脑相当清醒:“过一段时间开始训练,我的精力就更少了,要上课、训练,活动就尽量放在周末吧。我的计划是先多修点学分,早点毕业。以后我想继续读研,具体方向还没想好,但应该还是跟广告、传播相关的专业。读研后生活应该和现在一样,在课程和训练中保持平衡。我还想再打一届奥运会,正好可以一边读书一边训练,四年也差不多把研究生念完。再远的话就可能考虑退役和工作的问题,我想日后北大学习过程也会赋予我一些新想法,从而修正自己的方向。”
  
  燕园的日子,左手剑道,右手年华。背怀书卷行走在燕园中,积淀着年华的充实与厚重,雕琢着内心的平和与自省,也享受着人世间平凡而温暖的同窗情谊。雷声,从他的付出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与丰盈,而他的人生也必将从燕园这片土地开始,越走越广阔。

电话:010-62751407 | 招生监督电话(纪委办公室):010-62755622 | 地址:北京大学王克桢楼20层 [查看地图] | 更多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21 ©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 京ICP备0506507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