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北大学科(第二季)-哲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工学篇

北大学科(第二季)-化学篇

在北大就这样读书

你的大学:绽放

招生简报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北大在苏招生工作圆满结束

时间:2019-07-25 11:05  作者:  来源:

  7月25日,最后一批北大江苏籍新生收到了他们心仪已久的录取通知书,2019年北京大学在江苏省本科录取工作正式结束。北大今年在苏录取本科生近150人,各类别各批次生源质量在往年高位走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持续领跑全国高校,在江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聚苏才而教育,添燕园之芬芳

  今年北大在江苏投放招生计划58个。其中文理科提前批次分别为6个和2个,本一批次文科18个、理科14个、医学部(理科)18个。本部选测等级要求为A+A,医学部为AA。提前批次文科录取线406分、理科417分;本一批次文科录取线409分、理科424分、医学部407分。


  整体来看,北大在各批次、各学科招生中均最受江苏高分考生追捧,提前批次文科、理科,本一批次理科分数线均领跑全国高校,本一批次文科和医学部各专业分数线也位居全国高校相应专业榜首。加上小语种和学科竞赛保送生,以及通过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农村专项等途径获得加分的考生,北大今年在江苏录取人数与近五年平均数持平,在全校继续位居各省区前列。


  全省顶尖考生报考踊跃。


  ——文科方面,范雯(海安中学)、陈瑜萱(天一中学)、过铭宇(天一中学)、刘潇(淮阴中学)、高楚姗(通州中学)、季笑羽(盐城中学)等优秀考生尽数选择燕园,一时传为佳话;


  ——理科方面,李心晔(天一中学)、郭宇涵(天一中学)、杨睿(苏州中学)、范佳雯(靖江中学)、罗筱溪(扬州中学)等同学也一致选择了北大,受到广泛关注。


  有意思的是,李心晔和郭宇涵、陈瑜萱和过铭宇都毕业于天一中学,又两两同分。自从高考出分开始,无锡人的朋友圈就被这四位同学刷爆了,当地人亲切地打趣说,天一中学哺了2个“双黄蛋”。


  在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北大时,李心晔同学这样说:


  2018年我参加北大优秀中学生暑期学堂,离开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宋玺学姐一头短发站在舞台上,笑意盈盈告诉我们要追梦。我看到了亚丁湾的海风吹拂中她梦想的闪耀。从那以后,湖光塔影就填满了我的青春梦想。北大让我看到在生活的栅栏之外原来还有那么多比现实更遥远的东西。正是如此,我选择北大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更因为它能满足我对人生无限可能性的向往。


李心晔(毕业于江苏省天一中学)


  范雯同学则说:


  来北大的理由简单得很,还是那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中的“自由”二字。老实说,未名湖、历史名人雕像甚至大师名流都不是北大吸引我的最根本的原因。我最爱她自由广阔的讨论空间,独立不受干扰的学术氛围和对个人多样化发展的尊重和支持。我认为,正是北大独有的自由活跃的空气,养育了自由、独立、理性的北大人。


范雯(毕业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通专融合,德才均备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大学把2019年明确为“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把本科教育作为北大一切工作的根基。近年来,北京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通过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北大教育发展之路,实现“德才均备、体魄健全”的教育理念。


  北大的教育传统既包含了“养成健全的人格”这样的博雅教育的理念,也形成了牢固的专业教育基础。说起选择北大的理由,大多数江苏考生首先看重的就是北大的育人理念。


  郭宇涵同学的回答颇为典型:


  我选择元培学院,首先是因为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资源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为未来的专业方向作出最好的选择。其次,元培学院对交叉学科、学科整合的探索体现了更先进、更多维的专业发展理念,对我很有吸引力。同时,元培强化了自由开放的理念,其通识课程与丰富活动让我看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元培独特的宿舍楼条件亦让我感受到其兼有自由浪漫与勤奋严谨的学术氛围,因而心向往之。


郭宇涵(毕业于江苏省天一中学)


  作为中国大陆最早实行的住宿学院(resident college),元培学院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命名,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先锋和试验基地。除了自由选择全校任意课程外,学院还专门开设了数据科学、整合科学、政治经济与哲学(PPE)、古生物、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特色专业。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平台深深吸引着江苏学子,元培因此成为他们最为青睐的北大院系之一。


  事实上,元培学院只是北大构建多样化、多模式、个性化的立体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如果说元培主要是以通识教育满足江苏考生对多元成长的期待,那么更多的院系则是注重在专业教育中贯彻通识理念,达成两者的融通。其中,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是北京大学办学的根基和优势,在一些独具慧眼的考生眼中显得别有魅力。


  杨睿同学就认为:


  对燕园的向往,最初源于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向往。博雅计划的面试,就是一次体验学术研究的好机会——能够和数学物理教授当面交流讨论学科问题。题目活泼有趣之中蕴含着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从简单的现象出发,逐层深入,分析规律,提出猜想,再运用已有知识、逻辑推理验证;对于未知的内容,引导我们学会提出问题,获得方向;教授对问题的分析,从更为统一和宏观的角度思考审视,高屋建瓴,让我有恍然大悟之感,更体会到十足的乐趣。


杨睿(毕业于江苏省苏州中学)


  “德才均备体健全”,是北大未名湖北岸早期修建的七座重要文物建筑的名称。所谓“德才均备”,就是引导学生把“格物致知”与“修齐治平”结合起来。以北大医学为例,凭着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专业精、有大爱、格局高”的北大医学人积极投身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事业,用工匠精神和仁爱之心诠释大医精诚、助力健康中国,这种敬佑生命、心忧天下的北大医学情怀吸引着众多优秀学子。


  宜兴中学的邵一诺正是在这种情怀的鼓舞下选择报考北大医学部的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


  从未有一所大学,将医学与人文结合得如此亲密。我曾有幸在博雅计划中聆听北大医学部的讲座,北医前辈于大难之中救死扶伤躬亲实践的身影温热心头,原来人类医学与医疗的图腾不是白大褂,而是大褂之内的鲜红心脏。美国纽约州东北的撒拉纳克湖(Saranac Lake)畔有一座医生的墓庐。墓碑有刻:“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刻文温柔而熨帖地告诉人们,医学其外,人情其中。感激北大医学给我成为一名医生的机会,于是砥砺前行,“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邵一诺(毕业于江苏省宜兴中学)


大类培养、二次选择,给你完整的自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实际上,北京大学从2002年开始就尝试大类招生。大类的划分,应该按照各个学科在人类知识谱系中的内在关联确定,不能为了大类而大类。而大类招生的关键,是大类培养,也就是按照统一课程要求统一管理,经过一两年学习之后再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逐步分流。


  在大类培养的基础上,近年来,北京大学提供了诸多二次选择项目,引导考生转变观念。在江苏,越来越多的考生在报考北大时,从寄希望高考志愿毕其功于一役,到接受不断探索、逐步到位的专业选择理念,大大缓解了志愿填报时的焦虑。


二次选择项目


  二次选择是在转专业这一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内涵的显著丰富。在转专业方面,北京大学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做法。通过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北大允许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课,在学部内自主转专业。而以“一带一路书院”、“图灵班”等为代表的项目,是一个全新的体系,促使学生真正开始独立思考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范佳雯同学在谈到自己选择光华管理学院的理由时,就特别强调了“一带一路书院”项目对她的吸引:


  我之所以选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因为在它今年新开设的“一带一路书院”,也就是“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双学位项目中,我看到了光华对“因思想而光华”的箴言的珍重,我感受到了光华开阔的国际视野。我相信这样一种与国际接轨的理念与做法,将会为我提供一个与更多同龄人交流的更宽广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去看见更新奇有趣的风景与世界。湖光塔影赏不尽,所以我选择来到了北大。


范佳雯(毕业于江苏省靖江中学)


  事实上,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资源和宽松的选择权利,北大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实现菜单式、模块化学习,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独特课表。这种安排看上去只是给了学生一点权利,但是背后却需要有雄厚的学科资源和精细的制度设计来保障。如果可供选择的选项本身就少,那么自由权利就没有意义。北大为学生提供的,既有形式自由,又有实质自由,这才是完整的自由。


不以一考定终身,招适合北大培养的人

  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大学构建了多元录取的招生格局,为各类人才进入北大创造不同机遇。除高考外,最主要的是保送、自主招生、农村专项计划“筑梦计划”和综合评价“博雅计划”等途径。


  以筑梦计划为例,北大坚持公平正义,让每片树叶分享阳光,今年继续面向全省经济薄弱地区和黄桥老区、茅山老区的农村考生,提供自主选拔机会。最终,多名同学通过这一计划的加分圆梦北大。这不仅仅是助推这些农村学子人生的关键一步,也增强了他们走好今后人生路的信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如皋中学的沙亚林同学在筑梦计划中考出了全国领先的好成绩,他说:


  百廿北大,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日日常新的时代精神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能通过筑梦计划进到这里,实在是莫大的幸事。参加筑梦计划的考试,我同时也拓宽了知识面,知道了一些未曾重视的领域,也会有很有趣的学问。面试环节中,我们对历史文化细细品味,又就国家的发展各抒己见,这更是培养了我们仰望星空而脚踏实地的情怀,为大学的进一步学习作了剪彩。


沙亚林(毕业于江苏省如皋中学)


  为了避免一考定终身,招到适合北大培养的学生,在自主选拔之前,北大就积极鼓励高中生利用假期,参加相关体验和实践活动。所谓适合北大培养的人,就是认同北大的精神传统和办学理念,具备学习潜力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这些学生普遍具备独立思考、崇尚自由、思想深刻、学习严谨、敢为人先、胸怀天下的特质,而甄别出这些特质,显然是高考无法完全承载的任务。


  海门中学的刘杨洋同学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最近,她的父母陪伴她高考、自驾带她来北京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她选择就读哲学专业,也是因为参加了北大相关的学科体验和实践活动,从而明确了自己的爱好和专业:


  北大的寒暑假学科体验和实践活动其实给予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有了深入了解的可能。一系列的讲座,能让我对该学科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刻的领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不仅拓宽了眼界,思想内涵和学科素养也在逐渐萌芽,摸索,提升。与此同时,我也提前感受到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这更坚定了我对北大的选择。


刘杨洋(毕业于江苏省海门中学)


  这两天,北京大学哲学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法学院2019级硕士新生谢立既高兴又烦恼。去年夏天,他曾作为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暑期学堂的班主任,带领24名江苏文科高中生参加学堂活动。当时,他曾许诺,如果一年以后这些高中生能够考上北大,就请他们吃饭。结果,包括范雯、陈瑜萱、高楚姗、徐艺轩、苏泺健、施芷君在内的12名同学都考上了北大,嚷着要谢立兑现承诺。谢立笑着说:“他们太强了!”


北京大学2018优秀中学生暑期学堂9班合影


  长期以来,北大坚持文明招生、人性化招生,赢得江苏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和信任。多年来,北大招办始终强调,招生工作就是育人工作的一部分,通过招生工作宣传北大的育人理念比争取高分考生更重要。近两年来,北京大学江苏招生组邀请程郁缀、张进江、郭岩、刘富坤、孟志勇等多位知名教授走进江苏各重点中学,介绍学科前沿知识,激励学子奋斗。


  北京大学原校长、现代农学院院长许智宏院士先后赴海安高级中学、天一中学考察,与中学师生畅谈人才培养理念。他对老师们强调,教育如种植,学生如种子,老师不能改变他们的本质属性,但可以为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让他们自由成长为参天大树,或者是一朵花、一棵小草。他希望中学生们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培养兴趣、学会表达,引起老师同学们的广泛共鸣。同时,北大江苏招生组还从今年开始,试点在部分地区为新生现场颁发录取通知书。以上这些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许智宏院士在江苏省天一中学与学生交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需要耐心耕作,招生工作也是如此。“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为了顺利完成今年招生工作,北大江苏招生组从“苔花如米小”,到“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路鼓励和陪伴众多优秀学子,最终见证他们顺利进入北大,终于在这个夏日,迎来了一派“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美好景致。


江苏招生组组长张飞舟教授与江苏省南通中学学生交流


  北大江苏招生组组长张飞舟教授在总结今年招生录取工作时强调:


  今年全省最顶尖的考生集中报考北京大学,这是对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工作的肯定。令人高兴的是,这些考生大部分是我们招生组长期跟踪和陪伴的真正优秀学生。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群体,国家需要,北大更需要。通过这些优秀同学,我们向江苏的中学、考生和家长展示了北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证明了北京大学自主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让江苏各界认可了我们的育人和招生工作,这才是我们关注高考分数的意义所在。


  总之,我们始终坚持在江苏招生工作中贯彻北大育人理念,不搞见分不见人,招到了既高分又高能、适合北京大学培养的一批同学,在此向江苏人民汇报和致谢!也请大家放心,这些孩子体现了江苏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最高水平,北京大学一定会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引导他们为国家、为家乡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北京大学将进一步做好江苏招生工作,支持江苏新高考改革,推动和江苏各中学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电话:010-62751407 | 招生监督电话(纪委办公室):010-62755622 | 地址:北京大学王克桢楼20层 [查看地图] | 更多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21 ©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 京ICP备05065075号-8